“荆门政法先锋”系列事迹(三)|基层“大”法官
“先锋”起先导作用者也,先锋就是旗帜,引领着方向;先锋就是磁石,凝聚着力量。
今天,我们推出“荆门政法先锋”系列事迹报告之三:
《基层“大”法官》
周帆,2011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任京山市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新市人民法庭副庭长,现任石龙人民法庭庭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忠诚担当、开拓创新,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表现突出。2018年,周帆被荆门市委、市政府记个人三等功,2021年,被评为京山市十佳政法干警、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记全省法院系统个人二等功。
七个半人高的卷宗
他一页不落看完
时间拉回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端的2018年,京山市人民法院按照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受理郭华等29人涉黑案。该案在荆门市范围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是人民群众关注度极高的重大案件,涉及52起违法犯罪事实、11项罪名,案情复杂,人数众多,卷宗多达178本,移送法院受理时正值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之际。
向黑恶势力亮剑,等不得,慢不得。能不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效果,在2019年春节前高质效顺利审结郭华一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具体案件的要求。京山法院党组在上级部门全力支持下,调度全院力量,团结带领刑庭审判团队以最高标准高质效完成审判任务,时任刑庭副庭长的周帆主动请缨,担任该案承办法官并立下军令状。
周帆(左一)在工作中。
卷宗运抵办公室时,倚墙堆了七个半人高,这还不算视频资料、同步录音录像。周帆力求快速掌握全部事实、证据,为庭审打基础。170余本卷宗材料,他一页都不敢落下,29个被告人每一次供述都要细细甄别,前后供述要一一比对,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供述、陈述要一一比对,同一件事里每一个物证、鉴定要一一核实。50多起犯罪事实,看到最后,周帆已经可以随口说出哪一起事实在哪一本,哪一项证据在哪一页。裁判的精准永远建立在对事实、证据的充分掌握上,证据为王,以庭审为中心,在郭华一案中,周帆做到了细节里。
4天的庭审紧凑高效,郭华、杨玉琴聘请的辩护人与公诉人展开了激烈辩论,合议庭严格把控庭审节奏,审判思路清晰,争议焦点归纳准确,发问分工明确,要求控辩双方举证质证详略得当,对控辩双方重复发表意见及时制止,整个庭审程序完整规范,节奏紧凑,从一言一行中均体现了对控辩双方的平等对待、体现了司法礼仪。庭审中,印象最深的是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骨干成员周某在最后陈述阶段的深情忏悔,他声泪俱下地表示服法服判。
临近宣判时,裁判文书的校稿工作依然在有条不紊地紧张进行。为了保证裁判文书的万无一失,京山法院紧急调集了10名优秀年轻干警,2人一组分组校对。连续3天,逐字逐句地朗读判决书,大到文书结构的调整、小到标点符号的校正,每一处小瑕疵都不放过,每个人都全身心融入其中,确保判决书的质量。为了保证判决书的绝对保密,宣判前一晚,文书印刷组的2位同志在文印室彻夜守护、一夜未眠。在郭华一案中,周帆做到了精益求精。
2018年2月8日,29名被告人、11项罪名、52起违法犯罪事实,庭审后的第13天,200余页13万余字的高质量刑事判决书在庄严肃穆的人民法院宣判。
“把群众诉求
办好、办实、办快”
2022年8月,周帆作为京山法院最年轻的人民法庭庭长调任至石龙人民法庭。京山法院党组在“一庭一品”中对石龙人民法庭的定位是“做人民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初下基层法庭的周帆,克服了法庭距离院机关远、新法庭正在新建,硬件设施差、辖区面积大等各种困难,迅速融入新角色,打开了工作局面。
周帆(左二)到群众家中走访,面对面帮群众纾困解难。
2023年3月8日,承建沿江高铁京山段的中铁三局京山段项目部向周帆发出邀请,希望他为项目部讲授一堂妇女权益保障法治课。群众有所呼,周帆必有所应。当晚,周帆来到项目部会场,通过精心制作的PPT,结合各类案例为项目部职工围绕婚前财产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离婚诉讼程序、小孩抚养条件等问题,为大家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贴近生活的案例引起了大家强烈的讨论兴趣,授课后大家意犹未尽,又围绕女性工作维权、女性生育自由等话题展开了激烈谈论,这种良性互动也进一步增强了活动效果,拉近了彼此距离。
2023年4月24日,一份从上海寄来的“特殊”快递送到周帆手中,里面竟是一面印着“公正执法护民权,明断是非解民忧”的锦旗。2017年,王某向刘大爷借款10万元未按约还款,刘大爷诉至石龙人民法庭,经判决王某需支付刘大爷10万元本金并支付利息,但判决生效后王某迟迟未履行,这可愁坏了刘大爷。
刘大爷的执行案件,是周帆调任石龙人民法庭办理的第一件执行案件。经查询,王某银行账户仅有2万余元,刘大爷身在上海也无法提供王某的其他财产线索。随后,周帆通过多方走访、询问,核实到王某在永隆镇经营一处棉花收购点,于是将王某带至法庭询问并进行释法说理,告知其不履行判决和隐匿财产的严重后果。迫于压力,王某最终如约将全部执行案款14万元支付至法院账户。
领款时,刘大爷再次犯了愁,自己身在上海带孙子走不开,怎么回京山领款呢?周帆决定将领款单邮寄至上海,视频指导刘大爷填写领款单后,再由刘大爷寄回来,解决了刘大爷的后顾之忧。就这样,刘大爷如期领取了执行案款14万元,案件也全部执行到位。刘大爷对法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理解,并不远千里给周帆邮寄来一面锦旗。该事迹也被湖北日报报道。
周帆(右一)到石龙镇仙女村开展“村湾夜话”活动,到村民身边开展法治宣讲并面对面答疑解惑。
周帆深知,人民法庭处于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线,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诉求办好、办实、办快,才能真正走入人民群众的心里。
“法庭工作要融入乡村治理”
如何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问。
周帆到京山市永漋镇张常台村开展防电信诈骗法治宣讲。
面对辖区电诈案件屡禁不止,周帆一直在努力。2023年8月11日,周帆来到永漋镇张常台村开展了一场防电诈法治宣讲活动。周帆总结了刷单返现、冒充公检法、虚拟投资理财、注销校园贷等12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类型,并结合鲜活案例,一一向大家讲授了电诈手段,传授“三不一多”防诈法宝,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漏、转账汇款多核实。在石龙镇,石龙法庭普法宣传已经常态化。通过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夜校”等普法活动,以小案例讲好大道理,真正让群众身在其中汲取知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目前,石龙法庭已在辖区5个重点村、社区挂牌设立便民服务点,建立巡回审判点1个,吸纳6家基层治理单位作为基层调解组织,形成了以乡镇政法办为中心,政法各单位为主导,各村居调委会共同参与的基层调解网络和重大涉诉风险点预警机制。
延伸审判职能,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是融入乡村治理的另一重要法宝。石龙法庭针对辖区离婚案件和民间借贷案件偏多的实际,以村、社区为单位,逐案分析研判离婚、民间借贷案件多发的深层次原因,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围绕辖区未成年人保护和社会诚信体系塑造,向永漋镇人民政府发出司法建议,指出离婚案件中未成年人保护存在的不足和辖区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并极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措施,得到了永漋镇人民政府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在办案过程中,周帆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惩犯罪分子;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矛盾实质性化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周帆为自己定下铁律:保持高度谦虚谨慎,常修为俭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定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铮铮誓言,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努力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京山、法治京山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