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新语》书评

作者: 柳艾梅来源: 沙洋县法院 时间:2023-12-28 14:40:00


一本好书可以打开不一样的视野。《之江新语》一书辑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短论,这些短论主题鲜明、短小精悍,娓娓道来,用三五百字讲透一个道理,让人心悦诚服,更像是谈心谈话,能够让人非常舒服地欣然地接受。时隔多年,这些文章中鲜活的实例和道理,仍然能获得强烈共鸣,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力,蕴涵的思想精华和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度契合,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光辉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励精图治、造福人民的生动写照,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推进省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遵循。认真读《之江新语》,就会发现《之江新语》里面已经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许多重要萌芽,读到多处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呼应的思想原点和智慧火种。

重调研。《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真、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才能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重民生。“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心无百姓莫为‘官’”“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等立场鲜明的重要论述,字里行间体现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可以说《之江新语》就是一本以民为本的教科书,站稳了人民立场,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初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只是越发坚定和牢固。

重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江新语》中关于生态保护的评论主要有二十四篇,深刻反思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历史与现实根源,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探讨了解决生态问题的科学方法、途径,坚持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科学、协调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内涵。

重长远。《之江新语》收集的是习近平同志多年以前的短评,但很多主题仍然是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历史性课题”。生态建设、惩治腐败、循环经济、群众路线、乡村振兴等课题都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促进发展。

树有根,水有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扎根于人民群众、与时代同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学习领会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将《之江新语》作为非常好的参考读物,有助于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了解该伟大思想的脉络渊源和发展轨迹,从而不断增强我们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的自觉性。